bookmark_border2021年主题阅读 Vol. 4

10月

封面有女性的书

看了两本,都还挺好看的!

《成年人的谎言生活》是那不勒斯四部曲作者埃莱娜·费兰特的新作。女主人公乔瓦娜在青春期时,逐渐发现包括父母、亲人在内的成年人的生活都是充满谎言的,是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乔瓦娜喜欢上了博学的罗伯特,但在有机会和他发生关系的时候,她却选择了不。“我想让自己觉得,我并不是一个平庸、很讨人喜爱、甚至很美的小动物,可供思想深邃的男性玩乐,我要的不是这些。” 这句话太打动我了。乔瓦娜最后选择了和她的追求者完成第一次,她从小一起伙伴甚至选择私会一个已婚的园丁。想起那不勒斯四部曲中,埃莱娜选择了将第一次给予她暗恋的男生的父亲。这与传统概念里的“珍贵的第一次”概念完全不符。认同这篇书评里说的:“初次性体验的神秘性、神圣性、魅惑力被她们的举动彻底打破,她们得以获得某种主体性,通过这种方式进入成年。“

《红色地址簿》里,年迈的女主人公多丽丝经历了颠沛流离的一生,辗转瑞典、法国、美国多地。这本红色地址簿上记着她所认识的人,他们带给她爱和希望,也带给她心痛与伤害。回首往事的时候,这些名字都被一个个叉掉,写上“已逝”,或许世上只剩下多丽丝一人还记得他们之间曾经鲜活的故事。和多丽丝亲近的人里,也只剩下远在旧金山的侄孙女。年纪渐长是多么孤独的一件事啊。我觉得这本书停留在这个主题就够了。书的最后,多丽丝还见到了曾经错过的爱人,但这对我来说多少有些刻意了。我觉得生活的底色就是充满遗憾的,无需强行制造happy ending.

标题有动物的书

《狮子之家的点心日》《山茶文具店》作者小川糸的作品,我太喜欢《山茶文具店》了,这本书当然也不会错过。我还挺喜欢“临终关怀”这个理念的,与其痛苦活着不如安详死去。女主人公雫到“狮子之家”度过最后一段日子,有“狮子之家”工作人员的精心照料,认识了管理葡萄田的田阳地君,最后也与养父和解,也没有遗憾了吧。志麻奶奶说:“活着是件非常难得的事,因此遇见好吃的东西,要面带笑容地品尝。” 希望在我的人生终章时,也有机会在这样的临终关怀机构里度过最后的日子。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最近关于心理治疗比较火的一本书,赞誉很多,导致我看完反而觉得没有期望中的好。但还是有很多点值得思考的。书中介绍了自我状态的三位一体,分别是父母、成人、儿童。在儿童状态时,你会体验到童年的感受;在父母状态时,基本上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别人,重复从父母那里学来的观念。由此观点,父母对于个人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咨询师苍鹭认为,我们学到的是适应家长喜怒无常的生存策略,学会处理他们的愤怒和自己的愤怒。这些观点让我数次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哪怕我已经走出家长给我带来的心理压力,对于自己是否能做一个好家长也是让我纠结是否要小孩的重要因素。最戳中的还是苍鹭的提问:“你能停止自我批判吗?你能对自己好一些吗?也许最重要的问题是,你能开始爱自己吗?”

11月

一本调查记者写的书 / 报告文学:《餐桌上的危机》

本书的全名《​餐桌上的危机:一个关于禽肉、抗生素和努力对抗耐药菌的精彩故事》,主要讲述在禽类养殖工业化的过程中,养殖主使用了大量的抗生素,以达到促进肉鸡生长的同时避免疾病爆发的目的。然而,过量使用抗生素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抗耐药菌的产生。此类抗耐药菌最终传染到人类身上时,人类现有的大部分抗生素武器已经失去了效用。

其中一个有趣的细节是,FDA禁止养殖主将抗生素用于促进生长的作用后,抗生素的使用并没有减少,因为养殖主们总能找到兽医justify抗生素的用途是药用。养殖主与兽医之间的互惠关系难以斩断。最终或许还是要依赖用户端的观念和需求变化,倒逼供给的改革。

另外,工业化养殖产出的鸡肉口味和农业散养的味道还是不一样的,后者的口感好得多,这也成为了农业散养鸡的一个卖点。然而相较起来,工业养殖鸡的价格实在是低得多。

一本在你的“想读”列表上很久的书:《爱德华·巴纳德的堕落》

本书是理想国出版的毛姆短篇小说全集的第一本。我关注本书的译者陈以侃很久了,所以很早就有想看他译的毛姆。豆瓣上马克想读是19年1月,历时1078天才终于看完(12月底才看完…)看这本书就像在一个夜晚闲聊的局,毒舌的毛姆和你分享了超多他旅行中的见闻和八卦。又因为是短篇,容易拿起放下,很适合打发时间。在译后记里,陈以侃说:

​《刀锋》里那句“你想干什么?”“我想游手好闲。”像灯塔一样照耀着我的整个青年时代。

或许应该找时间也看看《刀锋》了!

摘录一些我喜欢的句子:

​岁月会悄无声息地流转,当我变老时,我回想的是幸福、简单、平静的生活。虽然不足道,我也算是在美好中度过了一生。(《​爱德华·巴纳德的堕落》)

​或许,他们的爱建立在一个幻象之上;可既然这个幻象对他们来说就跟真实的一样,又有什么关系呢? (《​幸福的夫妻》)

​“你怎么不去当牧师?你宽恕起所受的伤害还真是地地道道的基督情怀。” (《​不可征服》)

​若对这个人的熟悉程度不及你了解自己,那你又凭什么去指导他呢?可天知道,我连自己都不甚了解,对别人更是一无所知。​对于身边人的想法和情绪,我们也只能揣测而已。我们每个人都是孤塔中的囚徒,以此构成人类社会,但彼此交流时用的约定俗成之符码,对不同的人所产生的意义又不尽相同。人生遗憾在它只能经历一次,错误往往不可挽回,所以我又何德何能,可以教给某某某他的活法?生活本就不容易,我于自己的人生斡旋都时时捉襟见肘,就没有这个愿望去指导周围人的生活了。 (《​幸福的人》)

12月

一本2021年出版的书:《重走》

本书副标题是“​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这本书在今年豆瓣2021年度中国文学(非小说类)排行榜上排第一名。

​1938年2月,临大师生分三路再迁云南,其中,由近300名男生和11位教授及助教(五位教授包括清华的闻一多、李继侗、袁复礼,北大的曾昭抡,南开的黄钰生)组成的“湘黔滇旅行团”,历时68天,徒步1600公里,最终抵达昆明,与另两路师生会合,组成著名的西南联合大学。

作者在2018年重走了这一段路,本书记载了他一路上的见闻,也穿插了当年西南联大几位同学的日记。我在看书的时候也时常打开地图,跟着作者的讲述一路想象他所看到的人文和风光。这段旅途,从长沙到常德,到湘西,穿过贵州,再一路到云南,如果不是疫情,多想自己也能重走一次呀!疫情前到了一次昆明,但因为航班延误,也能到西南联大遗址参观,只能寄希望于疫情结束后的重游。

本书当然也有很多不足。例如穿插的历史材料过多,除了西南联大的行程,还有诸如徐霞客,另一个“周览团”等,一方面略有材料堆砌之嫌,另一方面有时候视角的变化并不是很清晰,容易令读者疑惑。此外,很多问题只能点到即止,比如历史文物的保护问题,城市化对乡镇人民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全面脱贫在乡镇的实施情况,还有诸多的历史问题,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如果有更宽松的环境,可以更全面地讨论这些问题……或许只在我的想象吧!

一本免费的书 (礼物 /借阅 / App薅羊毛):《张纯如》

其实今年看书基本上都靠微信读书,某种程度上算是App薅羊毛了。在看本书之前,我不认识纯如,也没有看过她的作品。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要感谢这本书,介绍了一个美丽又坚强又聪明的女性。但是纯如也很敏感,“​她总是对目睹的一切不平之事反应强烈”,假使纯如活到今天,也不知道她是否会对这个世界更加失望。

本书是纯如母亲为女儿写的传记,读的时候其实对母亲的叙述有诸多不适。母亲仿佛对女儿又熟悉又陌生,她们可以是“最好的朋友”,但母亲对女儿面对的财政困扰和生产困扰都不甚清楚。甚至当女儿分享自己新书选题时,“​我坦率地对纯如说,她给我看的这些题目我个人都不感兴趣,而且恐怕别人也差不多。” 又比如在纯如出版新书时,“​我问纯如是否过于看重自己的事业而忽略了家庭。” 某种程度上,本书写的或许不是真实的纯如,而只是母亲眼中的纯如,是非常biased的一个侧面。母亲收藏了许多纯如的习作和信件,或许单纯出版一个诗集或信集反而更能体现纯如吧。

 摘抄书中引用纯如的诗信和访谈中,我喜欢的一些句子:

​我在寻找一个世界,
在那里任何皆有可能
在那里 无穷止于
平行线相互接触
时间是一个滚动的车轮
在那里
生命是一幅全息图像
是变幻盘旋的彩虹
有着无穷可能
无穷维度
和无穷的感知方式

​发生在南京和中国其他地方的事情是人权问题,而爱国主义或民族主义不能超越于人权之上。

​历史是确保权力制衡的一种方式……忘记历史只会增加人权被侵害和种族屠杀的可能性。因为这种遗忘让有些人以为,他们可以在谋杀之后逍遥法外,不会因自己的行为而被后世人审判。

​舒尔茨了解一个失败者的内心感受。他能捕捉住那些生活中的瞬间,当我们觉得自己不讨人喜欢,被人嫌弃,孤孤单单。我们所有人——不管多么成功——都会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刻感觉自己像个失败者。

​一个国家在战争时期的丑陋行径的历史记录会促使未来的政府在犯下类似暴行之前三思而行,尤其是这些政府意识到,他们的所作所为将被永远烙在耻辱柱上。如果我们不坚持要求披露这些历史记录,我们就是在充当那些当权者的同谋,他们宁愿自己犯下的罪恶永远成为机密。


继续阅读:

2021年主题阅读 Vol. 1

2021年主题阅读 Vol. 2

2021年主题阅读 Vol. 3

bookmark_border2021年主题阅读 Vol. 3

7月

一本关于你的爱好的书: 《芭蕾·音乐剧经典选读》

其实关于芭蕾有别的更想读的书,但是因为微信读书没有资源,也暂时不想买新书,就先选了这本啦。本书其实没有什么特别好评价的,内容浅显,以记录与介绍为主。芭蕾剧目的介绍偏重剧情和音乐,整体偏向俄派。音乐剧也没有什么分析,更多是关于引入音乐剧到中国的一些记录。和我期待中还是有点差别吧。

搜了一下作者钱世锦的背景,原上海大剧院艺术总监,主修小提琴,与芭蕾的主要联系是在给上海芭蕾舞团伴奏,也写过芭蕾舞剧文学台本。作者背景和书本内容还是很匹配的。我还是应该读舞者及舞蹈技术方面的书。

豆瓣读书TOP250里的一本书:《寻路中国》

其实还没有看过何伟的书,这是第一本。作为中国人看外国人怎么看中国人,还挺有趣的?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长城”主要讲述作者沿着长城公路旅行的见闻,第二部分“村庄”主要描述作者暂居的京郊一个村庄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转变,第三部分“工厂”则把目光转向了江浙一带的工业小镇。21世纪初,我还很小,很多事情都没有实际的概念,加上这三部分其实都离我们家的情况有点远,读起来有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本书写得很生动,作者的观察细致入微,很多细节描述很有趣,读起来就好像一个老朋友在你面前絮絮叨叨地讲他的旅行见闻。我最喜欢“村庄”一部分,bonding太奇妙了,不知道作者是不是和魏家人还有联系呢?

8月

一本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的书:《牙医谋杀案》

想半天想不到读什么,还是求助于阿加莎,果然不会是错误的选择。早上翻开这本书就停不下来,一口气看完了。中间有部分线索还挺明显的,但是我只猜到了第一层,没有猜到第二层。话说大侦探波洛也害怕看牙医,看来牙医是公认的恐怖啊哈哈哈。YouTube上有92年电影的资源,有空的时候看看!

一本关于山 / 河 / 湖 / 海的书:《海的那一边》

本书是关于一个叙利亚女孩逃离叙利亚和埃及,奔赴欧洲的故事,海的那一边就是美好的未来。故事主角杜娅和我年纪相仿,看的时候也恰逢阿富汗局势变化,很容易对她产生同理心。2012年,杜娅和家人不得不逃往埃及的时候,我高考结束,对未来充满期待。2014年,杜娅决定和未婚夫从埃及出发穿过地中海逃往欧洲的时候,当她在海上漂流挣扎求生的时候,我在享受我的大学生活。对我而言唾手可得的东西,杜娅却需要冒着失去生命的风险去追求。然而又有多少人像杜娅一样从得以从苦难中逃生呢?阿富汗又何尝不是另一个叙利亚。看完之后揪心,难过,却也不知道这个世界怎么可以变得更好一点…

9月

与你年纪相仿的作者写的书:《烟雾镇》

专门搜了一下90后作者才选了这本书。豆瓣上作者简介:“丁颜,女,1990年末出生,甘肃临潭人,现居兰州。”本书是中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了10篇小说,分为“临潭篇”和“东乡篇“。其中第一篇《有粮之家》最长,也收获了最多好评。作者描述的多是回民藏民的生活,宗教信仰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像我这样对西北生活不甚了解的读者,读起来十分引人入胜。我最喜欢的一段是《烟雾镇》的结尾:

而远处的雪山是淡淡的蓝色,是寂静的,雪山半腰里的云雾也是寂静的,缓缓悠悠地飘过来,堆成烟,堆成愁,这里一片那里一片,雾腾腾,无数重,笼罩在镇子的上头,也笼罩住世人的心,长恨着,感觉这也不对那也不对,这也要坚守那也要坚守,真正是一种像刑罚一样的痛苦。

故事里,藏族女主人公与回族男主人公相爱,却因为宗教信仰的不同,选择了坚守信仰而放弃爱情。这短短的一段话,把主人公心中的万千惆怅写得淋漓尽致,我读到的时候也觉得心都揪成了一团。

但我最喜欢的故事是《大东乡》,十九岁的女主人公,是刚刚成年却未完全成人的年纪,作者说:

感觉十九岁已经是个很老的年龄了,什么都懂得都明白。有时候又觉得自己依然是个孩子,那些曾经想让自己快速长大,快要将心脏顶得破碎的祈祷,以及拼命长大的努力好像都白费了,依然会害怕会伤心,依然不懂事,依然需要人提醒,需要人照顾。

天哪,这不正是我嘛,哪怕到今天,年纪上已经是成熟的大人了,对于生命和生活还是有数不尽的疑问。女主人公回到东乡,暂居在太爷爷太奶奶家里,他们“内心笃定,生性质朴、坚毅、坦荡”,说他们“治愈”了女主人公好像很cliché, 但他们确实给了女主人公温暖,哪怕只是短暂的一段时间。有这样一个可以汲取力量的地方,可以把自己埋起来疗伤的地方,真好呢。

一本买自独立书店的书: The Cancer Ladies’ Running Club

在坡的独立书店Littered with Books买的。书店靠近Chinatown, 周边都是一排排的旧式小楼,街景非常美。店如其名,书的种类也不少,还挺好逛的。

我买的这本The Cancer Ladies’ Running Club讲述的是女主人公体检查出乳腺癌之后的故事。其实现在癌症早已不是蒙着面纱的病症,身边或多或少都认识或听说过得了癌症的病人。但是这本书更集中于体现女性作为癌症病人的困境。一方面,乳腺癌涉及乳房切除手术,女主人公(或许也适用于大部分女性)焦虑于术后的自我认知。更重要的是,除了癌症病人这一重身份, 女主人公还拥有自己的职业,同时也是母亲,是女儿,是妻子。没有癌症的时候,在多重身份之间平衡已经足够困难了。我曾经想当然的以为,患癌后自然是把抗击癌症摆在生活的第一位,但来自其他身份的责任并不会因为你患癌而减少。书中,女主人公还需要处理来自公司合伙人的挑衅,青春期儿女的教育问题,母亲的习惯性的打击,还有丈夫职场关系带来的影响。多少次,我都想冲进书中,帮女主人公骂回来自各个方面的打击。幸好,她还有另外一群姐妹,她们也在遭遇她遭遇的一切,可以对她的经历更加感同身受,给她更多的力量。


继续阅读:

2021年主题阅读 Vol. 1

2021年主题阅读 Vol. 2

2021年主题阅读 Vol. 4

bookmark_border2021年主题阅读 Vol. 2

4月

一本关于死亡的书: 《最好的告别》

我不畏惧死亡,但是我害怕疾病或者衰老带来的疼痛,失去对身体的掌控,失去隐私和自由。这个想法大概与作者不谋而合,所以书中很多论点我都觉得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面对死亡的来临,书里介绍了一个很好的思路,是医生作为资讯的提供方,引导病人思考什么是可以放弃的,什么是不能放弃的,由此选择对应的治疗方案。即便现代医疗发展很快,其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治疗带来的副作用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家属能充分了解并尊重病人的想法,在紧急情况时依照病人的想法做出相应选择,或许对病人来说是最好不过的了。书中举例几个问题如下,

  • 如果你的心脏停搏,你希望做心脏复苏吗?
  • 你愿意采取如插管和机械通气这样的积极治疗吗?
  • 你愿意使用抗生素吗?
  • 如果不能自行进食,你愿意采取鼻饲或者静脉营养吗?

书中也对疗养院 / 养老院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批评。这些辅助机构更多是提供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但是居住者的生活情况和心理情况呢?因为很难量化,也因为这些需要机构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部分就被忽略了。“​辅助生活机构不是为老年人修建的,而是为他们的子女修建的。” 书中介绍的一个例子中,疗养院引进了2只狗,4只猫,还有无数的鸟和植物,这些给居住在疗养院中的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陪伴,也是需要照料小生物的责任感,是和他人聊天的话题,是生活的意义。

一本由来自你不熟悉的国家的作者写的书: 《美好的七年》

作者埃特加•凯雷特是以色列作家,本书是他的短文集。我只嫌文章太短,书太薄啦,没多久就看完了。我喜欢他不时流露出来的奇思妙想,我喜欢他收集生活中的温柔时刻,我也喜欢他经历苦痛仍然用幽默和善意的态度生活。

看到作者提到自己答应儿子留小胡子,我特地去搜了一下犹太人和胡子的关系,了解到正统犹太人连鬓角的头发也需要着,所以搜出来的图片里,鬓角两边的头发都是卷卷地垂到肩膀上。当然这可能和作者提到的小胡子不一样。

作者在书中也介绍了自己在华沙的一套房子。他的母亲在华沙出生长大,也在华沙经历了对犹太人的隔离和迫害。我喜欢这篇的结尾,邻居老太太送给他一罐果酱,这是老太太的童年伙伴被隔离前,她送给她们最后的果酱三明治,现在送给他,希望 “时代变了,他们再也不会强迫你离开这儿。” 我再搜这套房子,发现这是“世界上最窄的房子”,建在华沙两栋楼房中间的夹缝里,最宽处为152厘米,最窄处仅有92厘米。(Reference) 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去参观一下~

摘录一些喜欢的句子:

我爱的是飞行中的部分,当你被关进一个在天堂与大地间飘浮的铁盒中的那部分。一个彻底与世隔绝的铁盒,在里面没有真实的时间或季节,只是从起飞至降落间,一个恍然若真的地狱生活的片段。

十年以后澳大利亚都未必还存在。即使臭氧层空洞没落到他们头上,中国人也会收购他们。这是板上钉钉的。

那些人就跟我儿子一样,欺骗、偷窃、撒谎,只因为他们确信自己是猫。作为可爱、毛茸茸、娇滴滴的生物,它们不用忍受身边汗津津的两腿生物必须遵守的规则和律法。

在普拉提中,你主要动用深层的肌肉,意思是任何看着你的人都无法知道你是真的拉伸了你的骨盆、收缩了你的横纹肌,还是只是在床垫上打瞌睡。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时候很险恶。而只有每个生到这世界上来的人,至少有一个人会去保护他,才是公平的。”“那你呢?”列维问,“爷爷死了,谁来保护你呢?”

5月

一本关于母亲的书: 《请照顾好我妈妈》

本书讲述了母亲走失后,家人在寻找母亲的过程中对与母亲有关的回忆的追溯。母亲的形象十分典型,她吃苦耐劳,为了家庭奉献自己的一生,包容忍让出轨的丈夫,尽全力抚养培育每一位子女成长。但是人在拥有这一切的时候是无法察觉的。直到母亲失踪,家人才意识到母亲的好,又是多么讽刺。直到最后这家人也没有找回母亲。书中最后一章是母亲视角的自述,她内心所思所想,她在家庭生活之外所经历的一切,随着她的失踪,也一一消散了。
读完心里很是惆怅。母亲的角色和功能是如此一致,整个故事就算搬到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有违和感。为什么女性就要注定为家庭奉献一切呢?为什么她要照顾家庭的每一个人,以完成自己作为母亲,妻子,女儿,儿媳/弟媳的每一个角色呢?希望女性都能更自私一点点吧。

一本关于博物馆的书: 《相约博物馆》

这本书其实和博物馆本身没有特别大的关系,只是男主人公在博物馆工作,博物馆也代表了乡村之外的另一种生活。这本书和前一本书对照着看很有趣,某种程度上都是女性怎么选择度过自己的一生。我喜欢里面的一个比喻:

另一次人生,我想着,或许就像是第二次走过一排排覆盆子藤,那里或许会有我在第一世里未曾谋面的好东西,但是转念一想,我同时也会发现自己的篮子里已经有足够多的果实了。

我也很喜欢故事的结局,女主人公坚决选择离开她不喜欢的生活。至于她和男主人公会不会在博物馆里相逢,这样的留白处理也很妙,因为那将会是一段新的故事了。看完这本书,好想写信呀!

6月

一本童话书: 《夜莺与玫瑰》

王尔德的童话集,里面有好多篇都是耳熟能详的童话,比如《快乐王子》,央求夜莺把自己身上的宝石和金箔都赠予有需要的人;比如《自私的巨人》,因为拒绝让小孩子进入花园玩耍,也把春天关在了花园外面。王尔德希望借童话传递的价值观也很朴素:爱世人,所以有同理心,不以外表评判他人,并且分享自己所拥有的。他的童话中,遣词造句也非常优美。比如,谈及悲伤的时候,他说:

“至于您的梦,不要再去想它们了。这世界的担子太重了,不是一个人可以担负得起的;这世上的悲哀太多了,不是一颗心可以承受的。”

“有些人得到的太多,其余的人得到的太少。不公已经瓜分了世界;除了悲伤,没有一样东西是平均分配的。”

他也擅用比喻,比如寒冷的冬天在他的笔下是这样的:

“大地已经死了,他们已经用白色的裹尸布把她收殓了。”

“大地快要出嫁了,这是她的新娘礼服。”

我最喜欢的一句:

​至于灵魂,灵魂对我有什么好处呢,如果它在我和我所爱的东西之间作梗?

标题为六个字的一本书: 《杂食者的两难》

书名有点误导,其实主要是比较几种食物生产模式:(1)工业化生产;(2)所谓“有机”生产;(3)本地小型农场;(4)捕猎采集式。借此,作者也发表了自己对于农业政策,食品健康,生态平衡,素食主义等主题的看法。读下来还是挺有趣的。作者也批判了所谓“有机”的概念,指出大部分贴有“有机”标签的食物其实也遵循工业化生产模式,而“有机”早已经成为了大公司的营销概念,而失去了最初的意义。作者提到:

把更多食物卖给这群吃得很好的人并不容易(不过正如我们所发现,也并非不可能),因此食品公司把精力放在引进各种高度加工的新食品上,好占有市场,这类食品的特色是能够创造大笔利润,而且能适应各种状况。

最近火热的人工肉,植物奶等概念,或许也是属于这种情况。我们作为消费者,在接受各种信息的同时,或许也要仔细想想,这真的是我需要的吗?这真的能达到宣传中的所谓的更好的效果吗?

可以感觉到作者最推崇的是本地小型农场式的生产模式。其实有点像小时候的外婆家,自家种菜、养鸡,也会去集市和乡邻们交换其他自家生产的食物。吃本地食物也可以支持本地经济,减少运输碳排放。然而随着经济发展,这种生活模式已经逐渐消失了,而且现实中,并不是每个地方都适合种植/养殖…

看完也和家属讨论了更加廉价的热量来源是否是一件好事。为了喂养数量庞大的人口,这是不得已的事情。我们也很难要求收入中等甚至偏低的人群,舍便宜和便利,反而求贵。但是正如书中所提到:

快餐店中一个售价99美分的汉堡,显然没有将土壤、石油、大众健康、国库开销等肉类真正的成本算进去。这些成本不会直接从消费者那儿收取,而是以看不到的方式,间接地从纳税人(以补助的形式)、公共卫生系统(以食物传染的疾病与肥胖的形式)、环境(以污染的形式)收取,更不用提饲养场与屠宰场中的员工福利以及动物本身的福利了。

自然逻辑和资本主义逻辑无法兼容,因为后者把廉价的能源视为理所当然的前提。

工业化的世界里吃得好还是有钱有闲才能做出的选择啊…


继续阅读:

2021年主题阅读 Vol. 1

2021年主题阅读 Vol. 3

2021年主题阅读 Vol. 4

bookmark_border2021年主题阅读 Vol. 1

去年开始关注POPSUGAR出的Reading Challenge, 非常喜欢这种主题阅读的形式,有一定的限制又很灵活,可以鼓励我去阅读一些平时比较少接触的题材的书。但是POPSUGAR Reading Challenge的数量比较多,总共有50条,有一些条目也不是特别感兴趣或不太适用,所以今天摸鱼自己写了一个自己的版本。我还加了时间,感觉对上某些时节/节日会更有意思一点。

月份主题1主题2
1月一本关于生产力的书2020豆瓣年度榜单里的一本书
2月一本少数族裔作者写的书 / 关于少数族裔的书一本在别人书架上看到的书
3月一本关于女性的书封面有植物的一本书
4月一本关于死亡的书一本由来自你不熟悉的国家的作者写的书
5月一本关于母亲的书一本关于博物馆的书
6月一本童话书标题为六个字的一本书
7月一本关于你的爱好的书豆瓣读书TOP250里的一本书
8月一本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的书一本关于山 / 河 / 湖 / 海的书
9月与你年纪相仿的作者写的书一本买自独立书店的书
10月封面有女性的书标题有动物的书
11月一本调查记者写的书 / 报告文学一本在你的“想读”列表上很久的书
12月一本2021年出版的书一本免费的书 (礼物 /借阅 / App薅羊毛)

1月

一本关于生产力的书:《专注力:心流的惊人力量》

一直以为自己还算一个比较专注的人,读完这本书后开始关注平时的走神情况,才发现我走神的时间远比自己想象中的多,往往在做着一件事请的同时脑袋里已经在想着另外的事情了。作者的其中一个建议是 “将大脑里的东西外在化”,即把脑海里的想法写下来,可以把杂念排空,重新回到自己专注的事情上去。

开始留意自己的大脑是否真的专注后,也留意到自己无时无刻不在刷手机/社交媒体。一旦开始刷,就不会对外界其他的事情有太大的反应,比如敷衍正在聊天的朋友,或者坐车坐过站。这也是自己需要改进的一个地方。需要意识到电子设备只是一个工具,是我在利用它来完成一些任务,而不是我被它绑架了,离不开它。

另一个对我很有用的建议,也是最近开始意识到的,是 “花费更少的时间做那些无足轻重的事情” 。我时常会陷入对一些小事的纠结,比如淘宝买个小玩意儿要转运,转运的运费值不值得,我能纠结好几天,其实是对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最近的实践是想买护肤品,不去各种渠道比价,简单直接地去官网下单,很快就到了,省心省力。

但是还没有太get到发散模式( “有意识的走神” )是什么意思,是指类似头脑风暴的活动吗?我们平时说的“白日梦”、“放空“又算不算发散模式呢?走神和有意识,感觉明明是互相矛盾的呀。

其他准备尝试的建议:

  • 享受和朋友/家人相处的时光,不要一边刷手机/做别的事情一边聊天
  • 每天一开始,列三件最重要的需要完成的事情
  • 冥想,看看是否有助于训练自己的专注力

2020豆瓣年度榜单里的一本书: 《碎片》

作者埃莱娜·费兰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太出名了,我想也不用多作介绍。本书是作者过去二十余年的书信和访谈记录,阐述了她的人生和写作观念,有很多关于女性和写作的想法。没有看过作者前两本书的我,在看书的前半部分感觉比较无趣,因为里面提到的很多情节和人物我都没有context, 到后半部分与《那不勒斯四部曲》相关的就好多了。

作者关于出版的想法很值得思考,到底是书吸引了读者,还是作者吸引了读者呢?如果是书吸引了读者,那么作者是谁这件事情,还重要吗?很多访谈都会集中在作者的“匿名”身份上,坦白说有的记者还是蛮rude的,但作者其实不认为自己是匿名的,“埃莱娜·费兰特”就是她的名字。她只是没有过多的袒露自己的私人生活罢了。

作者很看重写作中的“真”,虽然小说是虚构,但只有足够真实的故事才能吸引到读者。文学的真实性重要过技法和效果。而作为写作者,应该去深入挖掘隐藏在掩饰背后的痛苦和混乱,这些才是真实的体验。

以下摘录我很喜欢的片段:

关于“碎片”:

当一个人遭受各种矛盾情感的折磨时感受到的东西,她说她内心一团“碎片(frantumaglia)”

碎片是不稳定的风景,是一片空气,或者是水汽,都是废气,无限延伸开来,粗暴地向我展示它真正的、唯一的内在。碎片是时光的堆积,没有故事或小说中的秩序。碎片是失去带来的感觉,当我们觉得一切都很稳定持久,但是我们看到,我们生命得以依靠的东西,很快就和堆积的碎片融为一体。碎片就是感觉痛苦不安,这种不安缘于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声音会淹没在这堆碎片中。

我们就像旋风一样,内部席卷着来自不同历史和生活的碎片。这让我们身上聚集着一些相互矛盾、非常复杂的东西,我们勉强能保持一种临时的平衡,一切都一言难尽,难以用简单的模式概括,永远都有很多东西被留在外面。

关于女性写作:

作为女性,我们要建立一个强大、丰富和广阔的文学世界,和男性作家的文学世界一样丰富,甚至更加丰富。因此,我们要更好地武装起来,我们必须深入挖掘我们的不同,要运用先进的工具去挖掘。尤其是,我们不能放弃自由。每一个女作家,就像在其他领域,目标不应该只是成为女作家中最好的,而应该成为所有作家中最好的,无论男女,都要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文学才能。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不能受到任何意识形态的束缚,要摆脱所有主流、正确的路线和思想指导。一个写作的女性,她唯一应该考虑的事情是把自己所了解的、体会的东西讲述出来,无论美丑,无论有没有矛盾,不用去遵照任何准则,甚至不用遵从同一个阵线的女性。写作需要极大的野心,需要摆脱各种偏见,也需要一种有计划的反抗。

我只有采用一种简洁、清醒、强悍的女性声音,类似于这个时代中产阶级知识女性的声音,我用这种声音开始写,才会觉得能写一个好故事。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有这种思想:假如我不能尽快融入一个由杰出的男性构成的世界,如果我没学到他们的优秀文化,假如我没成功通过所有考试,经受这个世界对我的考验,那就相当于没有活过。后来,我读了很多书,这些书强化了女性的不同之处,这也改变了我的思想。我明白,我必须反过来:假如我要打造自我的话,我必须从自身出发,从我和别人的关系出发——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示。

女性周围总是会形成一些限制她们的东西,我说的是通常的女性。假如这是女性自我限定的话,这没什么问题,因为界限非常重要。问题在于,这些界限是其他人设定的,而不是我们自己,假如不遵守这些界限的话,我们会非常羞愧。男性打破限定,并不一定会产生一些负面评价,有时候甚至让人觉得他们很大胆、很好奇。女性如果越界,尤其是在没有男性引导的情况下,会让人很迷惑:那就是失去女性气质,是过分的表现,是一种疾病。

另外摘录很喜欢的两段:

埃莱娜肯定会说,她很嫉妒我的选择,但她还会接着走自己的路。莉拉会觉得我的选择不够彻底,她会让我连这些采访也不要回答了。至于我呢,我很早就摆脱了对成功的渴望,但我特别在意莉拉和莱农的成功,我希望她们能够在读者心目中获得认可。

梅雷莱斯:您是斯特雷加奖的入围作者,这是意大利文学的最主要奖项。对于您来说,这意味着什么?
费兰特:这并不意味着什么。

2月

一本关于少数族裔的书: 《相助》

太好看了,我原本只是想看个开头,结果那天一整天都在看这本书。因为肤色不同,白皮肤的成了太太小姐,黑皮肤的成了帮佣,太太们还要看不起帮她们干家务、带小孩的帮佣,甚至连厕所都要分开使用。然而她们也有同样的来自社会的压迫,白人小姐被家里逼婚,黑人帮佣遭受家暴,等等等等。姐妹们又何必内部消耗,赶紧团结起来抵抗来自世界更大的恶意吧。但话又说回来,这本书的故事背景是60年代,到今天有特别大的变化吗?可能并没有。本书也被改编成了电影,有空的时候找来看看。

书中最喜欢的一段话:

我看着露·安妮小心翼翼地走进停车场,心想,每个人都藏着这么多别人不知道的故事。我又想到,要是我曾经试着多了解她,对她态度好一点,会不会让她过往的日子好过一些呢?而这不正是这本书的意义吗?要让女人们意识到,你和我,我们是同样的两个人。我们之间的距离并非难以逾越,没有我曾以为的那么遥远。

一本在别人书架上看到的书: 《呼吸》

赫赫有名的特德·姜科幻小说集,然而科幻只是一个皮,在这些科技/科幻的设定下,特德探讨的更是人类、生命、记忆、宇宙、时间等等问题。每一个短篇都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甚至恨作者为什么只写短篇,难道不应该每一篇都展开来,具体写,写成长篇,这样我就有9本书可以看了 XDDD 我也很喜欢作者在每一篇后都会写一个短短的《后记》,简单讲讲他的灵感来源和个人看法。

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 如果可以穿越时空,未来可以被改变吗?还是说未来已经写好,你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命中注定而已?
  • 人类究竟是造物主的偏爱、世界的中心,还是地球的病毒,每存在一天都让世界更加崩溃?
  • 算法可以替代经验吗?算法可以加速一个人/生命体的成长吗?硬件/机械的进步可以替代人类的存在吗?
  • 你想精确记录你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吗?还是更希望模糊的记忆,任由大脑把回忆变成更美好的样子?
  • 如果有平行时空,你会嫉妒平行时空那个交到好运的你吗?

我最喜欢最后一篇《焦虑是自由引起的眩晕》,摘抄一段:

但是,如果你在这条分支里表现得有同情心,那仍然会有意义,因为它会影响将来出现的分支。你富有同情心的行为越多,将来作出自私选择的可能性就越小,哪怕你在那些分支里度过了糟糕的一天。

3月

一本关于女性的书: 《亲爱的安吉维拉》

一开始准备看《一个知识女性的思考系列》,没看下去。可能人和书也有“缘分”,目前还不是我读它的时候吧。然后看《野草在歌唱》,结婚劝退写实记录,但是人物的感情变化总觉得很突兀,没有特别喜欢。

《亲爱的安吉维拉》这本书真的值得大声朗读并全文背诵,我读完马上下单买了三本给家里的表妹堂妹。书很薄,是作者阿迪契给好友的一封回信,回答她“如何将自己的女儿养育成一个女权主义者”的问题,其中提到的很多点也值得我们普通人进一步思考。

作者介绍她的其中一个“女权主义工具”是句提问:“能在交换性别角色后获得相同的结论吗?” 当我把这个问题代入到日常的很多问题的时候,社会对于女性的压迫就原形毕露了。为什么女性要接受“剩女”的指责和嘲笑,而男性不用?为什么女性需要平衡工作和家庭,而男性不用?与其说“女性”是一个生理身份,不如说是社会强加于女性身上的诸多要求和标准,我们都是被强行塞进这个模子里的人。

另一个让我醍醐灌顶的点是:“质疑那些仅在女性与自己相关而不是作为独立平等的人时才会对她们心怀同情的男人”。我过去也会通过这样的方法希望男性能对女性的处境感同身受,如果被害者是你的爱人呢?如果被害者是你的姐妹呢?但其实并不应该通过这种假设才产生同情。被害者受到伤害是真实存在的。难道仅仅因为她们与你没有关系,她们的苦难就不存在了吗?

封面有植物的一本书: 《蝲蛄吟唱的地方》

其实这个也可以归类到关于女性的书。女主从小在湿地里独自生活,几乎是自己养大了自己。她数次被家人和爱人抛弃,孤独仿佛是永恒的背景。她没有上过学,但是很聪明,出于兴趣采集标本,长大后甚至出版了多本关于生物的书。故事两线并行,一条线是女主的成长,一条线是对一起谋杀案的侦查,最后两线合并。她说:“孤单是一回事;活在恐惧之中则完全是另一回事。”

作者是一个生物学家,书中多处关于大自然和生物的描写都特别动人。作者寥寥几笔就仿佛把自然的画卷铺展在读者的眼前,令人对湿地的美妙与浪漫遐想万分。摘录几句:

秋天来了。常青树没注意到,但美国梧桐注意到了。它们在石灰色的天空中摇晃着成百上千的金黄色叶片。

秋叶不是凋落,是飞舞。它们不紧不慢,随风漫步,这是它们翱翔于天空的唯一机会。它们反射阳光,在风中旋转、飘荡、飞舞。

太阳仍是羞答答的,对冬天俯首称臣,但不时会在凄风苦雨间探出头来。一天下午,很自然地,春天挤了进来。

我们不在乎黄昏的欺骗。我们看到明亮的颜色,却从不知道太阳早已落到地面下,就在我们看到它燃烧的时刻。

但我不太喜欢结局的写法,最后真相揭露得太直接了。我可能会更喜欢一个开放式的结局,读者心里自会有答案。


继续阅读:

2021年主题阅读 Vol. 2

2021年主题阅读 Vol. 3

2021年主题阅读 Vol. 4

bookmark_borderNotes on Writing Science

学术写作将会是未来生活和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而我向来写作苦手,从前都是把每周的weekly report拼凑在一起组成项目的final report (侧面说明了weekly report的重要性). 现在也还没有正经开始写,但先看看别人的指导方针,纸上谈兵一下吧。 

Writing Science 的作者Joshua Schimel是加州大学环境科学的教授,因此书中的例文多和环境科学、生物等相关,看不懂的我经常跳过,但更重要的是抓住作者的重点,即如何像讲故事一样写论文。 

本书采用由上往下的方法,先是提出SUCCES (Simple, Unexpected, Concrete, Credible, Emotional, Stories) 的整体要求,介绍OCAR (Opening, Challenge, Action, Resolution) 框架,进而详细解释OCAR的每一部分应该怎么写,有什么作用,然后再细分到每一个段落、每一个句子怎么写,甚至包括单词的选择,最后回到整体的删减和编辑。现在看还比较走马观花,等到真正开始实战的时候,还需要再回来反复咀嚼。 

我现在读过的大部分paper都能fit到 OCAR的框架里,作者也作了对应和比较,如下图。注意图中Opening和Resolution的开口都比较大,意思是开头和结尾都要relate to the big issues. 学术写作不仅仅是为了发表,更重要的是拿到更多citation. 当文章和一个conversation relate了之后,它被读到、被引用的机会才更高。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arc. 一篇paper 就像一个故事,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不仅仅paper的整体要成为一个大的arc, paper的每一个部分,比如每一个section, 每一个段落,甚至每一句话,都应该成为小的arc,是更小单位的故事。而paper则把这些故事串联到一起。在这个串联的过程中,coherent是最为重要的。可以看到下图中前一个arc的结束是下一个arc的开始。作者用“接力赛”形容这个过程,段落主题或者文章主题就是接力棒,而句子、段落则是接力选手,把一个统一的主题从开头传到结尾。这个连接不是单调的重复主题,而更像是一个螺旋形状,对主题有一定的阐释和发展。Arc的连接和结构需要很清楚,冗余或者不合适的句子应该移走或直接删去。 

书中关于句子结构和单词的选择也很有启发。句子结构方面,需要记住2-3-1的次序,即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句末,次为重要的信息放在句首,其他信息放在句中。这也可以和OCAR结合起来,句首是opening, 最好以读者熟悉的信息开始展开,句末是resolution, 用于突出强调句子的重点。为了突出这些信息,作者需要梳理句子内容,调整内容的位置,把较为不重要的信息摆在句子中间,把不相关的信息删去。同时,与上文提到的arc相结合,前一句的1(即结尾) 应成为下一句的2 (即开头), 使阅读体验更加顺畅。 

单词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是选择适合读者群体的词汇。这取决于文章发表在领域内的专业期刊上,还是面向更加广泛的普通读者。如果是面向专业群体,可以假设读者对一些基础的概念已经十分熟悉,可以直接使用;如果是面向普通读者,写作时则更应该用常见的简单词汇对相关概念进行解释。在不确定读者对某一术语是否理解的情况下,多作解释总好过不做解释。 

动词的选择尤为关键。动词代表了OCAR结构中的Action成分,需要着重体现concrete和credible两个要求。要做到这两点,作者认为需要(1) 小心使用被动形式; (2) 避免使用过于模糊的词语; (3) 避免名词化。后两者都会让句子变得模糊而冗长。作者列举了部分fuzzy verbs和action verb的比较如下: 

最后,作者又回到了全局角度,介绍对全文进行精简和编辑的时候,需要把握Structure, Clarity, Flow和Language四大方面,把故事讲清楚,把衔接写通顺。精简的时候,可以把字数减少10%作为一个参考目标。 

纸上得来终觉浅,每个章节结束后作者还附有相应的练习。下一步希望有时间可以找几个小伙伴做writing group, 练习一下吧。 


Appendix – Key points of each chapter

bookmark_border2019年我读的

今年看书主要是纸质书和电子书结合。电子书以网易蜗牛读书为主,每天一小时基本够用,但是看到引人入胜处总是担心时间不够而不能全心投入,偶尔干脆“大手笔”,花一元买它一天无限阅读。接近年尾时开始用微信读书,毕竟活动赠送一张又一张的无限卡,不薅白不薅。


但对我而言纸质书的触感总归是不可替代的,于是趁着各种电商购物节下单买书寄到家里,给老爸带来一点搬书运动量的同时,也邀请爸妈一起徜徉书籍的海洋。年尾给家里的各位小朋友都挑了绘本,也希望作为一个小小的习惯,每年都能坚持。越来越懒的我今年一直背一只longchamp上下班,好处是可以装下整个宇宙。在上班高峰期掏出一本纸质书,屏蔽左右的嘈杂,尽情投入到另一个世界,也是一种短暂的逃离。偶尔在地铁上看到同样捧着一本书的书友,相视一笑,有一种秘而不宣的快乐。今年看的书比较杂,时常在APP里看到封面不错的书就开始看,反而整体质量不高。比较喜欢的几本书:


非虚构类

《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简评:深入浅出,以小见大,值得反复阅读。科技的发展带来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转变。以资源密集型的战争资本主义为起点,商人不断扩张的贸易网络,资本家和统治者互相牵制,对生产要素和消费市场的争夺带来竞争,农村逐渐工业化,现代国家也逐步建立。联系当下,你我不也是PPT制造工厂里,一个被剥削的廉价劳动力?


《事实:用数据思考,避免情绪化决策》

简评:这本书非常适合目前的社会情况。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习惯于把世界一分为二,直观而情绪化地看待世界。而为了吸引眼球而趋于极端的舆论,更是让情绪进一步放大。“你必须深刻地理解它的运行规律,而不是简单地考虑究竟该责怪谁。”事实往往隐藏在未经淘洗的信息和固有的思维背后,我只希望自己能持续地对抗这个过分情绪化的世界。


《朱令的四十五年》

简评:今年没药花园的几篇公众号文章又再一次把朱令事件推向舆论中心。本书更加完整地记录了事件的发展。当你碰到一块铁板,你才会惊觉自己的脆弱和渺小。一声感慨,满腹心酸。最打动的还是作者在序里的陈述:“因为帮助朱令就是帮助我们自己。她的不易就是我们的不易,她的不幸就是我们的不幸。为了我们自己在一个弱肉强食狼奔豕突独立司法依然缺位的社会里,‘平庸’不会有人嘲笑欺侮,‘优秀’不会有人嫉妒加害。能公平地有尊严地,活下去。”


虚构类

《渺小一生》

简评:一个BE的故事,看完要花一点时间才能走出来,推荐朋友看惨遭拒绝T.T 活着太难了,或许只有和世界有了牵系和羁绊,才愿意选择再尝试一下,再活一天。“太悲伤了,然而我们都在继续活,我们都紧抓着不放,我们都在寻求某种慰藉。”


《A Place for Us》

简评:一个关于在美国的印度穆斯林一家的故事,从长女的婚礼写起,时间线在不同时间点上跳跃,我还蛮喜欢这种感觉的,就好像有人在你面前讲故事给你听,而回忆从来都不是线性的。有好几个想要穿进书里大喊No的时刻,如果一些话没有说出口,故事是不是就会不一样。


《熊与狸的四季之旅》

简评:我对绘本简直毫无抵抗力,而这本书戳中了我的每一个萌点:大熊,小狸,自然,四季,朋友,单纯。每一页都只能awwwwwwwww

bookmark_border《事实》:持续地对抗过分情绪化的世界观

《事实》网易蜗牛读书的书架上躺了很久,最初马克这本书是因为它的副标题“数据思考 避免情绪化决策”很合我的胃口,但当时想看的书太多了,马克了一堆便尘封了。后来有一天随意web browsing的时候,发现比尔盖茨推荐过这本书,副标题又再次击中我,于是马上翻出来开始看。

作者Hans Rosling是我很喜欢的一个TED演说家,但我看完序言才发现这本书的他写的。说起Hans, 印象最深的还是大学上宏观经济时教授在课堂上播放的TED演讲视频,Hans用动态的气泡图展示过去几百年来各个国家的GDP变化,一张图中,既有时间维度的变化,也有每一个时间点不同国家之间的GDP大小比较,还有GDP per capita和人均寿命的关系。这种数据的呈现方式生动、形象、直观,我在课下还反复看了好几遍,也是我开始喜欢数据分析的一个诱因。

在看本书之前,我一直以为Hans是一名经济学家,没想到他其实是公共卫生领域出身,在研究健康与经济的相关性中,逐渐转向利用数据可视化呈现真实的世界。遗憾的是,他已于2017年因癌症去世,不能继续在理性思考的路上继续做引路人。

写书的起源是Hans发现,即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政商领袖,对于世界的认识仍然充满误解和偏差。作者认为,其根本的原因是人类情绪化的本能和过分情绪化的世界。

本书的结构简单直接,主干部分每一章介绍一种常见的的思维惯性,包括一分为二的二元化思维、关注负面消息的负面思维、忽略曲线发展趋势的直线思维、被媒体利用的恐惧本能、注意局部而忽略整体的规模错觉、标签化导致的以偏概全、命中注定的宿命论而忽略微小的进步、局限在单一视角、将错误归咎他人和情急生乱而失去理性。针对每一种思维惯性,作者都会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并详细阐述这些思维惯性是如何将我们引入歧途,最终得出错误的结论。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

把世界一分为二是简单、直观而且情绪化的方法。

这些思维惯性导致我们在观察世界,寻求事实的时候,总是倾向简单化、情绪化的道路。独立、深入、理性地思考,已经变成一件困难的事情。

而媒体的推波助澜更是让我们在情绪化的道路上越来越远。尤其在现今网络发达、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愈加趋向于看到吸睛的内容,于是情绪被进一步放大,想象中的世界被进一步扭曲。媒体对信息的过滤,不论是出于自我审查,还是为了捕获读者的注意力从而吸引流量,都会导致新闻报道只披露局部信息,关注极端案例,放大情绪。

对应十种思维惯性,作者也介绍了相应的破解之法。总体而言,以多视角观察这个世界,避免情绪化思考,学会消化和吸收媒体的信息,而不是局限在既定的单一思维方式里,让新闻媒体牵着鼻子走,才是解决知道。然而知易行难,只能时时提醒自己,关注数据,并从另一个角度看看。

作者多次强调,

事实往往非常复杂,往往存在系统性的原因。

简单的二元化、直线化、由情绪控制的思维,当然能让你无须深入思考便能自我感觉良好的得出仿佛逻辑自洽的结论,但是,这真的是事实吗?

你必须深刻地理解它的运行规律,而不是简单地考虑究竟该责怪谁。

事实往往隐藏在未经淘洗的信息和固有的思维之后,可能没有你想象得那么美好,也没有你想象得那么糟糕。

bookmark_border《这样写出好故事》

网易蜗牛读书上看完了詹姆斯·斯科特·贝尔的《这样写出好故事》,发现自己竟然2017年已经马克了想读,两年后才真的读。今年还是把豆瓣上马克过想读、想看的内容清理清理吧。

这本书是一本不错的入门书,可以说为写小说的人提供了一个“公式”,可以参照着写和修改自己的小说故事。接下来会考虑把纸质书买回来,方便后续翻阅。

我也想写小说很久啦,希望可以快点把书中教授的理论运用实践起来。希望可以从搭建自己的“索引卡系统”开始吧。

以下是关于本书的笔记。


情节

  • “这个情节有用吗?”
    • “有用”指的是能触动读者,将读者传送到另一个国度。情节是背后的原动力
  • “做虚构的梦”,这个梦是由冲突、故事和经历组成的

LOCK:主角、目标、冲突和冲击结尾

  • 主角有强烈追求的目标,却被迫面对冲突,而他的故事贯穿整本小说

主角 (Lead)

  • 稳固的情节始于有趣的主角
  • 最好的情节中,主角必须引人注目,迫使我们从头到尾都盯着他
  • 代入感:“若不是上天保佑,那个人可能就是我。”
  • “车祸现场”原理:读者喜欢看复杂的角色犯下无法挽回的错,把人生搞得一塌糊涂
  • 角色转变:加深情节,带出小说主旨。转变需要从外层层次开始,譬如改变看法,最终累积为改变某种深信的理念

目标 (Objective)

  • 目标分为两种形式:想取得某样事物,或逃离某样事物
  • 死亡威胁可以用来提升目标的重要性

冲突 (Conflict)

  • 来自其他角色或外在环境的阻力在主角追求目标的路上设置障碍。读者为主角担心受怕,更加投入到小说当中
  • 主角和对手之间的对战,负责推动情节的主要段落前进。对手应该和主角一样强,甚至更强

冲击结尾 (Knockout)

  • 故事的结局都一定要有重击的力道

三种调味料:角色、背景和对话

背景

  • 独特的背景设定:e.g. 职业背景、时代背景

对话

  • 对话能帮你创造独特的角色,并推动情节前进
  • 每个角色都要有各自的说话方式,绝不能听起来一模一样
  • 角色的遣词用字应该稍微透露他们的为人

情节点子brainstorm

这部分作者提出了很多可以参考的建议,不具体摘录

基本原则

  • 运用发散思维和想象力,观察自己、他人和生活中的细节,多联想
  • 记录情节点子,强化点子的创新性和独特性。(e.g. 加入更有趣的元素)

结构

  • 三幕结构:开头-第一扇门(转折)-中段-第二扇门(转折)-结尾

开头

  • 聚焦故事里的人物
  • 以主角为切入点,尽快让读者与主角产生共鸣
  • 了解主角、他的世界、故事的调性,并有一些扰乱事件,趁早打乱主角的生活
  • 开场白中有动作,有动感
  • 不要以沉闷的说明段落开头,先写动作,稍后再解释

和主角建立联结

  • 四种方法:认同、同情、喜爱和内心冲突
  • 认同:希望成大事;有时候有点胆小;并不完美
  • 同情:危机;困难;弱者;脆弱

规则

  1. 先有动作,再解释
  2. 解释的时候模仿冰山,只把表现百分之十告诉读者。等到适当的时机再揭露更多信息
  3. 将信息包装到冲突中

中段

  • 冲突,描述一系列主角和对手的战斗
  • 基本韵律:行动、反应、继续行动
  • 角色必须决定好目标,并开始往目标前进,才会有所行动。同时,一定要有某样事物阻止他的行动
  • 最重要的任务是让读者担心,所以角色无法达成目标反而更好

附着元素

  • 指的是强烈的关系或情境,将角色绑在一起
  • 包括:生与死,职责冲突,道德义务,偏执,地点等
  • 死亡,包括精神上的死亡和职业生涯上的死亡,都十分吸引人

怎么写行动?

  • 拉长紧张的段落
    • 确定紧张的场景真的有理由让人紧张
    • 交替使用动作、内心戏、对话和叙述
  • 提高付出的代价
    • 情节的代价:对主角的伤害,或让主角面临敌对势力
    • 角色内心的代价:逼主角选择,制造进退两难的困境
    • 社会造成的代价:重大社会冲突,社会问题等

结尾

  • 收梗
  • 多写几个不同的结局,再从中选择最意外、最有震撼力的一个
  • 牺牲是许多结尾常用的强力元素

扰乱事件:无法折返的门

  • 在第一幕的开头,必须有事情打乱现状,迫使主角发生改变。(第一扇门,四分之一处)
  • 第二扇门通常是一条重要线索或信息,或者是重大挫折和危机,借此将故事快速抛向结局。通常只剩下不到四分之一的篇幅。

大纲:索引卡系统

  • 写下一大堆情节点子,然后整理出结构
  • 先想结尾,再理出主要的场景
  • 尝试布局,并用空白的索引卡填充场景之间的空隙
  • 洗牌打乱布局,任意提取两个元素,寻找情节之间的新联结

头灯系统

  • 先整理LOCK系统和写封底文案
  • 初步规划结局
  • 写下第一章(运用场景元素和开头原则),并马上记录对接下来几章的想法
  • 继续写,继续记录关于未来几章的想法,直到结局

场景

  • 令人难忘的场景一定要有新意,还要有些意外和让人情绪紧张的元素
  • 最好的方法就是加强冲突
  • 四个和弦:行动(主),反应(主),铺陈(辅助),深化(辅助)
    • 行动场景包含场景目标、冲突,以及主角面临的后果(通常不太妙)
    • 反应场景让读者看到角色的情绪反应,减缓叙事速度,提供反思的时间
    • 铺陈场景提供读者了解稍后场景所需的信息
    • 深化技巧偶尔用来替故事添加风味
  • 三个重点:引子,紧张程度,推手
    • 开头的引子要吸引读者的兴趣
    • 场景必须有一定的紧张程度
    • 结尾要以推手促使读者读下去
  • 利用紧张程度表,一般模式为从低紧张程度开始,逐渐增强,不会过头也不会令人无聊
  • 小说通常有几个重大场景,引领作者一路走向最终的高潮。在大场景之间,作者也会插入紧张程度不一的场景,以调整步调
  • 一本十万字的小说通常会有六个重大场景

修改

  • 先写初稿
  • 写完后,沉淀一下,在两三周后开始改稿
  • 读一遍初稿,作简单的标记:
    • 太拖沓的情节
    • 看不懂的句子
    • 需要增加内容的位置
    • 需要删减的位置
  • 从大问题着手,再逐渐朝小细节下手
  • 依次分析情节、故事结构、主角、对手、情节附着元素、场景、配角,并做笔记记录分析结果
  • 改稿
  • 放一个星期
  • 再读一次,重点在缩减或删除场景,加深角色内涵,以及加长或修改副线情节
  • 润饰场景和对话

其他建议

  • 定下工作量,规定自己每天写作
  • 持续创作
  • 区分展示和说明
    • 展示是看电影中的场景,角色通过动作或对话来展示他们的个性和感受
    • 说明则是直接告诉读者场景或角色心中发生了什么事
    • 展示比平铺直叙说明更好

bookmark_border《鱼翅与花椒》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经历几轮电商的优惠活动,家里已经堆起了一小座书山。当我下定决心要开始愚公移山时,最想读的就是这本《鱼翅与花椒》。 

忘了最早是在哪里种草这本书的,但好几个关注的友邻都对这本书赞不绝口。这是一本以外国人的视角、写中国的吃食的书,既有菜谱,又像游记,记录了作者扶霞作为一个英国人在探索中国美食的路途上的所见所闻。 

书的标题很有意思。鱼翅向来被认为是一种珍稀食材,通常出现在豪华宴席上,一般是略显清淡,需要辅以高汤、火腿、老鸡等熬制出味道;而花椒则是常见的调味品,寻常人家,街边小馆,都能觅得它的踪迹,作为点缀品增加菜色的香和麻。不知道作者在取这个名字的时候,是否也有意表达这种微妙的对比。 

~

中国有句老话,民以食为天。饮食实在是中国文化及其重要的一环。又因为地域广阔,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菜系。扶霞从川菜出发,到湘菜,粤菜,福建菜,北京菜,淮扬菜,还有没被翻译出来的新疆菜…借着吃,扶霞游遍了大半个中国,还会说好几门方言,也交往了遍布大江南北的朋友。这本书又像扶霞的回忆录,回顾她对中国从陌生到熟悉的点点滴滴。 

作为广东人,虽然也常常自嘲“我们广东人什么都吃”,但从小到大,家里都不太经常外食,因此许多菜系我也是大学之后才尝试的,尤其是川菜和湘菜。坦白说,我到现在也很难分别川菜和湘菜,对我而言,都是“辣”。 

与扶霞刚好相反,我的吃辣顶峰反而是在英国伦敦交换的时候。彼时,唐人街不是贵贵的传统的粤菜,就是新兴的川菜,偶尔想要慰藉一下思乡之情,只能二选一。换算一下价格,粤菜和香港比起来简直贵得离谱,常常安慰自己很快就能回去了,也只在实在忍不住的时候和几个香港同学凑了一桌打打牙祭。川菜,虽然比较国内的价格依旧贵一大截,但和香港比较反而差别不大,便成了我们更加偏好的选择。尤其是伦敦的冬天阴冷无比,吃吃辣的,感觉全身都暖起来了。还记得有一顿,我们四个女生加单了三次,食量大到把老板都吓到了,反复和我们确认,才帮我们下单。 

我的家乡并不算是广府菜下的,但点心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常说的“饮茶”还有“饮早茶”和“饮夜茶”之分。早茶从七八点开始,偶尔赶上老爸不睡懒觉了,一家人就会一起饮早茶。夜茶常常是晚上八九点开始,小时候需要早睡觉,很难得才能碰上爸妈和朋友饮夜茶的时候带着我一起去。也记得和爸爸一起去广州参加他的大学同学会,我和另一个小孩子比赛吃凤爪,大人们就在一旁偷笑。 

~

扶霞在书中提到,在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做川菜时,班上除了她,只有两个女生。她在其中别树一帜,既是因为国籍,也是因为性别。说起来,虽然围着灶台转的大部分是女性,但女性习得“厨艺”这个技能,更多是从长辈、尤其是母亲身上得来。我也是如此。 

小学开始,我放学、妈妈下班之后,闲谈的场所通常都在厨房,妈妈一边准备晚饭,一边和我聊学校发生的事情。而我的职责,从开始的剥蒜、择菜、洗菜,到后来炒青菜,煎酿豆腐,做番茄炒蛋等难度更大的菜,每一步都是在妈妈的指导下进行。也因此,世界上能做出“妈妈的味道”的番茄炒蛋,除了妈妈,就是我了。想家的时候,除了马上回家,也还有自己下厨这一个选项。 

食物,真的是生活中太重要的一环了。过去的每一个记忆点,都和食物分不开。小时候菜市场的早餐,初中住宿学校饭堂一学期一度的免费餐,高中学校门口的汤米粉和炒面,还有去旅行到每一个地方品尝的当地美食……一种食物代表了一段旅程,而人生也和食物一样,有酸甜苦辣咸,偶尔还会五味杂陈。 

扶霞说,在中国十几年,体验不同的菜系,她的内里早就变成了一个中国人,至少是半中国人。对于我们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从小吃到大吃惯的口味是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个口味往往是家里的长辈传给我们的,也很大几率会被我们传给我们的下一辈。还有应季当时的菜色,比如我们家在过年的时候,总要备上炸鱼,炸丸子,炒猪肉,蒸鸡,油果…这些都是爸爸从爷爷、从大伯、从外公综合得到的食谱改良而来的。而我找另一半的一个要求,也是要从我爸手里把食谱接手过来。不仅仅是食物把我们变成了拥有某种文化特质的人,我们也在传承着食物和它背后的文化。 

~

书里不单单是介绍食谱或菜色,还会关注其背后的文化和社会的变迁。从最早到访中国的1992年,到原著出版的年份2008年,其实也是中国变化最大的一段时间,从扶霞的书中也能看到改革开放、城市化、非典、污染等重大事件的痕迹。老街老巷已经逐渐在这片土地上消失,新的秩序正在逐渐成型。 

自2008年至今,也有十年了,我也很好奇扶霞是怎么看待这十年中国餐饮的变化。伴随着大型购物商场的兴起,海底捞、呷哺呷哺、黄煌记、探鱼等连锁餐厅开遍全国,人们也越来越倾向于到这些更加标准化的餐厅消费,加之全国流行的麻辣口味,对各地的本土饮食文化都带来了一定的冲击。食物多样化的减少,会不会也带来文化的愈加趋于一致呢?我想我们都没有答案。 

bookmark_border《山茶文具店》

为了追赶五月六月准备考试而拉下的看书计划,最近看书的速度加快了很多。但近期看到最喜欢的一本,还要数小川糸的《山茶文具店》。不过是睡前打开想要酝酿一下睡意,却让我忍不住一口气读完。

进入正文前,是素描家shunshun绘制的镰仓游览图。我真是太爱镰仓了,江之铁,极乐寺,鹤岗八幡宫,荞麦面……看着这张图,仿佛又回到了去年秋天到镰仓游玩的情景。还没开始仔细看书,就已经在心里默默把这本书的分数升了一等。

(designed by shunshun)

故事是很简单的故事:主角雨宫鸠子继承了外祖母的文具店,也帮客人代写书信。雨宫鸠子名字的来历是鹤岗八幡宫的鸽子,又因为《鸽子波波》这首童谣而有了“波波”这个小名。波波从小在外祖母的教导下练习书法,却也因此在青春期和外祖母争吵离家,至外祖母去世后才回乡继承文具店。经历夏、秋、冬、春的一年轮回,波波终于在做代笔人这件事上找到了意义,也和外祖母、和曾经任性的自己和解。

最喜欢这本书的点在于它对写信的细节描写。从来没有想过写信还有那么多讲究。

节日时令需要给亲朋好友写信问候:“在小暑前的是梅雨季问候,小暑和立秋之间才是盛夏问候,一旦过了立秋,就变成残暑问候了。”根据写信的内容和心情,信纸、墨水、字体、用词、书写方式、甚至所用的邮票都各不相同。写吊唁信时要用比较淡的墨水,代表因为过度悲伤,眼泪滴在砚台而让墨色变淡。告知朋友结束一段婚姻时,波波挑选了“Gris Nuage”,即“灰云”颜色的墨水,既能表示谦卑,但也绝不是悲伤的颜色,“云层的后方必定有一片蓝天”。

(J. Herbin Gris Nuage颜色墨水)

用比较柔和的字体做铅字印刷,可以在注重整体礼节的同时,在纸张表面留下轻微的凹凸,表达真情和温馨。而用玻璃笔写信,则能传达委托人纯净温柔的心意。对收信人的称呼,波波往往也要斟酌一二,既要能表达委托人的态度,也要整体协调。波波甚至把邮票比作化妆时的口红,一旦选错,就会毁了整张脸的印象。为此,波波还特意到东京去进购了一批样式各异的邮票,以备未来使用。

这样周到考虑寄信人和收信人双方心情的代笔人是多么温柔体贴呀!想起我曾经写过的信,字体、排版、收信人读起来会如何,完全不在我的思虑范围内,只知道一股脑的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在纸上。波波写完信后,还会把信在佛坛上放一晚,隔天早上再度斟酌内容之后才寄出。而我写信,更像是一鼓作气,写完了也不会再回头读一遍。“书信,就像是寄信人的分身。”彼时的我,从来没有考虑过收信人的处境和心情吧。

写信的细节也体现了文具的多样化。Crane & Co.的信纸和信封,J. Herbin的珍珠彩墨,伊东屋的Romeo No.3 原子笔,玻璃笔,奶油帘纹纸,万宝龙的钢笔,满寿屋的稿纸……这本书简直是草单嘛!我写信的时候,对这些还一窍不通,用的纸是学校发的一元一本的作业本上撕下来的纸,笔是十几元一盒打包买的晨光。也是入了手账坑后,才对文具一知半解。

我非常喜欢作者出人意料又精准到位的各种比喻。

在描写外祖母去世后,波波需要处理各类杂事,尤其是遗产相关的问题时,作者写道:“我在回国后,带着仿佛刷洗烧焦锅底般的心境,缓慢而肃穆地解决了这些事。

刷洗烧焦锅底是什么心情呢?不巧本人刚好有过刷锅经验,回忆起来只觉得是长叹一口气,拿起钢丝球,一点一点用力来回擦拭,最后容易变成差不多就成了、不需要也做不到刷得和没烧焦过一样,有一点烦人,有一点难处理,但也有意外的完成感,这样奇妙的五味杂陈的感觉。

代写吊唁信时,波波在酝酿悲伤的心情:“泪腺仿佛变成了磁铁,瞬间吸收了世界上所有的悲伤。

那一刻,过去所有悲伤的瞬间仿佛都回到了波波的脑海中,有小时候养的金鱼翻肚死去的哀伤,有寿司子姨婆去世时的悲恸。我想,没写出来的,肯定还有得知外祖母去世时的泪水,以及没有在外祖母去世前与她和解的难过。

醉心工作时,“看向外头,太阳已经下山,天色已经暗了。夜色仿佛把额头和鼻子贴在山茶文具店的玻璃门上偷看我。

夜晚变成了一个好奇的小孩子,巴在文具店门外往里张望。一天当中,我最喜欢夜幕降临时分,也常常在一天工作即将收尾时,透过办公室的小窗户观察天色一点点变暗。看到这一句身份对调,不由会心一笑。

书中有十多封信,有波波代写的,有外祖母写给她的友人的,也有波波最后写给外祖母的,是会让人合上书后,仍然不断想起,想要反复看的。波波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提笔给外祖母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我也终于知道,除了花以外,枝叶和根,以及被虫咬的痕迹,所有的一切都很美丽。

啊,发生在镰仓的故事都好温柔。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再度到镰仓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