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
一本关于你的爱好的书: 《芭蕾·音乐剧经典选读》
其实关于芭蕾有别的更想读的书,但是因为微信读书没有资源,也暂时不想买新书,就先选了这本啦。本书其实没有什么特别好评价的,内容浅显,以记录与介绍为主。芭蕾剧目的介绍偏重剧情和音乐,整体偏向俄派。音乐剧也没有什么分析,更多是关于引入音乐剧到中国的一些记录。和我期待中还是有点差别吧。
搜了一下作者钱世锦的背景,原上海大剧院艺术总监,主修小提琴,与芭蕾的主要联系是在给上海芭蕾舞团伴奏,也写过芭蕾舞剧文学台本。作者背景和书本内容还是很匹配的。我还是应该读舞者及舞蹈技术方面的书。
豆瓣读书TOP250里的一本书:《寻路中国》
其实还没有看过何伟的书,这是第一本。作为中国人看外国人怎么看中国人,还挺有趣的?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长城”主要讲述作者沿着长城公路旅行的见闻,第二部分“村庄”主要描述作者暂居的京郊一个村庄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转变,第三部分“工厂”则把目光转向了江浙一带的工业小镇。21世纪初,我还很小,很多事情都没有实际的概念,加上这三部分其实都离我们家的情况有点远,读起来有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本书写得很生动,作者的观察细致入微,很多细节描述很有趣,读起来就好像一个老朋友在你面前絮絮叨叨地讲他的旅行见闻。我最喜欢“村庄”一部分,bonding太奇妙了,不知道作者是不是和魏家人还有联系呢?
8月
一本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的书:《牙医谋杀案》
想半天想不到读什么,还是求助于阿加莎,果然不会是错误的选择。早上翻开这本书就停不下来,一口气看完了。中间有部分线索还挺明显的,但是我只猜到了第一层,没有猜到第二层。话说大侦探波洛也害怕看牙医,看来牙医是公认的恐怖啊哈哈哈。YouTube上有92年电影的资源,有空的时候看看!
一本关于山 / 河 / 湖 / 海的书:《海的那一边》
本书是关于一个叙利亚女孩逃离叙利亚和埃及,奔赴欧洲的故事,海的那一边就是美好的未来。故事主角杜娅和我年纪相仿,看的时候也恰逢阿富汗局势变化,很容易对她产生同理心。2012年,杜娅和家人不得不逃往埃及的时候,我高考结束,对未来充满期待。2014年,杜娅决定和未婚夫从埃及出发穿过地中海逃往欧洲的时候,当她在海上漂流挣扎求生的时候,我在享受我的大学生活。对我而言唾手可得的东西,杜娅却需要冒着失去生命的风险去追求。然而又有多少人像杜娅一样从得以从苦难中逃生呢?阿富汗又何尝不是另一个叙利亚。看完之后揪心,难过,却也不知道这个世界怎么可以变得更好一点…
9月
与你年纪相仿的作者写的书:《烟雾镇》
专门搜了一下90后作者才选了这本书。豆瓣上作者简介:“丁颜,女,1990年末出生,甘肃临潭人,现居兰州。”本书是中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了10篇小说,分为“临潭篇”和“东乡篇“。其中第一篇《有粮之家》最长,也收获了最多好评。作者描述的多是回民藏民的生活,宗教信仰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像我这样对西北生活不甚了解的读者,读起来十分引人入胜。我最喜欢的一段是《烟雾镇》的结尾:
而远处的雪山是淡淡的蓝色,是寂静的,雪山半腰里的云雾也是寂静的,缓缓悠悠地飘过来,堆成烟,堆成愁,这里一片那里一片,雾腾腾,无数重,笼罩在镇子的上头,也笼罩住世人的心,长恨着,感觉这也不对那也不对,这也要坚守那也要坚守,真正是一种像刑罚一样的痛苦。
故事里,藏族女主人公与回族男主人公相爱,却因为宗教信仰的不同,选择了坚守信仰而放弃爱情。这短短的一段话,把主人公心中的万千惆怅写得淋漓尽致,我读到的时候也觉得心都揪成了一团。
但我最喜欢的故事是《大东乡》,十九岁的女主人公,是刚刚成年却未完全成人的年纪,作者说:
感觉十九岁已经是个很老的年龄了,什么都懂得都明白。有时候又觉得自己依然是个孩子,那些曾经想让自己快速长大,快要将心脏顶得破碎的祈祷,以及拼命长大的努力好像都白费了,依然会害怕会伤心,依然不懂事,依然需要人提醒,需要人照顾。
天哪,这不正是我嘛,哪怕到今天,年纪上已经是成熟的大人了,对于生命和生活还是有数不尽的疑问。女主人公回到东乡,暂居在太爷爷太奶奶家里,他们“内心笃定,生性质朴、坚毅、坦荡”,说他们“治愈”了女主人公好像很cliché, 但他们确实给了女主人公温暖,哪怕只是短暂的一段时间。有这样一个可以汲取力量的地方,可以把自己埋起来疗伤的地方,真好呢。
一本买自独立书店的书: The Cancer Ladies’ Running Club
在坡的独立书店Littered with Books买的。书店靠近Chinatown, 周边都是一排排的旧式小楼,街景非常美。店如其名,书的种类也不少,还挺好逛的。
我买的这本The Cancer Ladies’ Running Club讲述的是女主人公体检查出乳腺癌之后的故事。其实现在癌症早已不是蒙着面纱的病症,身边或多或少都认识或听说过得了癌症的病人。但是这本书更集中于体现女性作为癌症病人的困境。一方面,乳腺癌涉及乳房切除手术,女主人公(或许也适用于大部分女性)焦虑于术后的自我认知。更重要的是,除了癌症病人这一重身份, 女主人公还拥有自己的职业,同时也是母亲,是女儿,是妻子。没有癌症的时候,在多重身份之间平衡已经足够困难了。我曾经想当然的以为,患癌后自然是把抗击癌症摆在生活的第一位,但来自其他身份的责任并不会因为你患癌而减少。书中,女主人公还需要处理来自公司合伙人的挑衅,青春期儿女的教育问题,母亲的习惯性的打击,还有丈夫职场关系带来的影响。多少次,我都想冲进书中,帮女主人公骂回来自各个方面的打击。幸好,她还有另外一群姐妹,她们也在遭遇她遭遇的一切,可以对她的经历更加感同身受,给她更多的力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