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
一本关于死亡的书: 《最好的告别》
我不畏惧死亡,但是我害怕疾病或者衰老带来的疼痛,失去对身体的掌控,失去隐私和自由。这个想法大概与作者不谋而合,所以书中很多论点我都觉得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面对死亡的来临,书里介绍了一个很好的思路,是医生作为资讯的提供方,引导病人思考什么是可以放弃的,什么是不能放弃的,由此选择对应的治疗方案。即便现代医疗发展很快,其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治疗带来的副作用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家属能充分了解并尊重病人的想法,在紧急情况时依照病人的想法做出相应选择,或许对病人来说是最好不过的了。书中举例几个问题如下,
- 如果你的心脏停搏,你希望做心脏复苏吗?
- 你愿意采取如插管和机械通气这样的积极治疗吗?
- 你愿意使用抗生素吗?
- 如果不能自行进食,你愿意采取鼻饲或者静脉营养吗?
书中也对疗养院 / 养老院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批评。这些辅助机构更多是提供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但是居住者的生活情况和心理情况呢?因为很难量化,也因为这些需要机构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部分就被忽略了。“辅助生活机构不是为老年人修建的,而是为他们的子女修建的。” 书中介绍的一个例子中,疗养院引进了2只狗,4只猫,还有无数的鸟和植物,这些给居住在疗养院中的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陪伴,也是需要照料小生物的责任感,是和他人聊天的话题,是生活的意义。
一本由来自你不熟悉的国家的作者写的书: 《美好的七年》
作者埃特加•凯雷特是以色列作家,本书是他的短文集。我只嫌文章太短,书太薄啦,没多久就看完了。我喜欢他不时流露出来的奇思妙想,我喜欢他收集生活中的温柔时刻,我也喜欢他经历苦痛仍然用幽默和善意的态度生活。
看到作者提到自己答应儿子留小胡子,我特地去搜了一下犹太人和胡子的关系,了解到正统犹太人连鬓角的头发也需要着,所以搜出来的图片里,鬓角两边的头发都是卷卷地垂到肩膀上。当然这可能和作者提到的小胡子不一样。
作者在书中也介绍了自己在华沙的一套房子。他的母亲在华沙出生长大,也在华沙经历了对犹太人的隔离和迫害。我喜欢这篇的结尾,邻居老太太送给他一罐果酱,这是老太太的童年伙伴被隔离前,她送给她们最后的果酱三明治,现在送给他,希望 “时代变了,他们再也不会强迫你离开这儿。” 我再搜这套房子,发现这是“世界上最窄的房子”,建在华沙两栋楼房中间的夹缝里,最宽处为152厘米,最窄处仅有92厘米。(Reference) 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去参观一下~
摘录一些喜欢的句子:
我爱的是飞行中的部分,当你被关进一个在天堂与大地间飘浮的铁盒中的那部分。一个彻底与世隔绝的铁盒,在里面没有真实的时间或季节,只是从起飞至降落间,一个恍然若真的地狱生活的片段。
十年以后澳大利亚都未必还存在。即使臭氧层空洞没落到他们头上,中国人也会收购他们。这是板上钉钉的。
那些人就跟我儿子一样,欺骗、偷窃、撒谎,只因为他们确信自己是猫。作为可爱、毛茸茸、娇滴滴的生物,它们不用忍受身边汗津津的两腿生物必须遵守的规则和律法。
在普拉提中,你主要动用深层的肌肉,意思是任何看着你的人都无法知道你是真的拉伸了你的骨盆、收缩了你的横纹肌,还是只是在床垫上打瞌睡。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时候很险恶。而只有每个生到这世界上来的人,至少有一个人会去保护他,才是公平的。”“那你呢?”列维问,“爷爷死了,谁来保护你呢?”
5月
一本关于母亲的书: 《请照顾好我妈妈》
本书讲述了母亲走失后,家人在寻找母亲的过程中对与母亲有关的回忆的追溯。母亲的形象十分典型,她吃苦耐劳,为了家庭奉献自己的一生,包容忍让出轨的丈夫,尽全力抚养培育每一位子女成长。但是人在拥有这一切的时候是无法察觉的。直到母亲失踪,家人才意识到母亲的好,又是多么讽刺。直到最后这家人也没有找回母亲。书中最后一章是母亲视角的自述,她内心所思所想,她在家庭生活之外所经历的一切,随着她的失踪,也一一消散了。
读完心里很是惆怅。母亲的角色和功能是如此一致,整个故事就算搬到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有违和感。为什么女性就要注定为家庭奉献一切呢?为什么她要照顾家庭的每一个人,以完成自己作为母亲,妻子,女儿,儿媳/弟媳的每一个角色呢?希望女性都能更自私一点点吧。
一本关于博物馆的书: 《相约博物馆》
这本书其实和博物馆本身没有特别大的关系,只是男主人公在博物馆工作,博物馆也代表了乡村之外的另一种生活。这本书和前一本书对照着看很有趣,某种程度上都是女性怎么选择度过自己的一生。我喜欢里面的一个比喻:
另一次人生,我想着,或许就像是第二次走过一排排覆盆子藤,那里或许会有我在第一世里未曾谋面的好东西,但是转念一想,我同时也会发现自己的篮子里已经有足够多的果实了。
我也很喜欢故事的结局,女主人公坚决选择离开她不喜欢的生活。至于她和男主人公会不会在博物馆里相逢,这样的留白处理也很妙,因为那将会是一段新的故事了。看完这本书,好想写信呀!
6月
一本童话书: 《夜莺与玫瑰》
王尔德的童话集,里面有好多篇都是耳熟能详的童话,比如《快乐王子》,央求夜莺把自己身上的宝石和金箔都赠予有需要的人;比如《自私的巨人》,因为拒绝让小孩子进入花园玩耍,也把春天关在了花园外面。王尔德希望借童话传递的价值观也很朴素:爱世人,所以有同理心,不以外表评判他人,并且分享自己所拥有的。他的童话中,遣词造句也非常优美。比如,谈及悲伤的时候,他说:
“至于您的梦,不要再去想它们了。这世界的担子太重了,不是一个人可以担负得起的;这世上的悲哀太多了,不是一颗心可以承受的。”
“有些人得到的太多,其余的人得到的太少。不公已经瓜分了世界;除了悲伤,没有一样东西是平均分配的。”
他也擅用比喻,比如寒冷的冬天在他的笔下是这样的:
“大地已经死了,他们已经用白色的裹尸布把她收殓了。”
“大地快要出嫁了,这是她的新娘礼服。”
我最喜欢的一句:
至于灵魂,灵魂对我有什么好处呢,如果它在我和我所爱的东西之间作梗?
标题为六个字的一本书: 《杂食者的两难》
书名有点误导,其实主要是比较几种食物生产模式:(1)工业化生产;(2)所谓“有机”生产;(3)本地小型农场;(4)捕猎采集式。借此,作者也发表了自己对于农业政策,食品健康,生态平衡,素食主义等主题的看法。读下来还是挺有趣的。作者也批判了所谓“有机”的概念,指出大部分贴有“有机”标签的食物其实也遵循工业化生产模式,而“有机”早已经成为了大公司的营销概念,而失去了最初的意义。作者提到:
把更多食物卖给这群吃得很好的人并不容易(不过正如我们所发现,也并非不可能),因此食品公司把精力放在引进各种高度加工的新食品上,好占有市场,这类食品的特色是能够创造大笔利润,而且能适应各种状况。
最近火热的人工肉,植物奶等概念,或许也是属于这种情况。我们作为消费者,在接受各种信息的同时,或许也要仔细想想,这真的是我需要的吗?这真的能达到宣传中的所谓的更好的效果吗?
可以感觉到作者最推崇的是本地小型农场式的生产模式。其实有点像小时候的外婆家,自家种菜、养鸡,也会去集市和乡邻们交换其他自家生产的食物。吃本地食物也可以支持本地经济,减少运输碳排放。然而随着经济发展,这种生活模式已经逐渐消失了,而且现实中,并不是每个地方都适合种植/养殖…
看完也和家属讨论了更加廉价的热量来源是否是一件好事。为了喂养数量庞大的人口,这是不得已的事情。我们也很难要求收入中等甚至偏低的人群,舍便宜和便利,反而求贵。但是正如书中所提到:
快餐店中一个售价99美分的汉堡,显然没有将土壤、石油、大众健康、国库开销等肉类真正的成本算进去。这些成本不会直接从消费者那儿收取,而是以看不到的方式,间接地从纳税人(以补助的形式)、公共卫生系统(以食物传染的疾病与肥胖的形式)、环境(以污染的形式)收取,更不用提饲养场与屠宰场中的员工福利以及动物本身的福利了。
自然逻辑和资本主义逻辑无法兼容,因为后者把廉价的能源视为理所当然的前提。
工业化的世界里吃得好还是有钱有闲才能做出的选择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