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香港艺术节由苏黎世芭蕾舞团的「安娜·卡列尼娜」开幕。虽然是文学大家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我其实并没有看过原著,真是失礼。也只能在演出之前翻翻维基百科,了解一个梗概。
苏黎世芭蕾舞团的「安娜·卡列尼娜」由舞团艺术总监Christian Spuck编舞。将一本大部头改编为两个小时芭蕾舞剧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遑论芭蕾舞剧仅依靠舞者的动作表情达意,简直难上加难。
Spuck野心很大。Backstage Tour的时候,他介绍说对「安娜·卡列尼娜」的改编很多,但大多集中在安娜、卡列宁(安娜的丈夫)和渥伦斯基(安娜的情人)的三人关系上。而他看来,原著的内容远胜于此。因此,他的改编在安娜的故事之余,也涉及了奥布朗斯基公爵(安娜的哥哥)和他的妻子多丽,以及多丽的妹妹基蒂和列文这两对couple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9世纪60、70年代的俄国,因此服装也大多由当时繁复厚重的服饰稍加修改而来。例如,安娜初为上流社会一员,需要出席各种社交场合,配套的裙子尤为精致,裙摆由不同材质的布料缝了数十层,就为了舞者转圈起舞时的华丽效果。安娜的情人渥伦斯基是军官,Spuck便给他配了一件俄国旧式军官外套,以符合人物身份。Backstage Tour时上手拎了一下几件衣服,估计一件能有三、四公斤。舞者们穿着还能翩翩起舞,着实不易。
Spuck介绍,为了保证演出的完整性,所有的道具服饰全都是从苏黎世运过来的。最初是走海运,提前几个月出发,但赶上了风暴不能按时抵达。最后的解决方案是折中到迪拜卸货,再转空运到香港,终于赶上了演出。
为了凸显故事的沉重和压抑,舞台整体都是冷色调,舞者们都穿着深色的服饰。尤其是后半场,安娜和渥伦斯基返回俄罗斯后,安娜便一直穿着黑色的裙子。剧中暖色调的部分唯有两场,一场是安娜和渥伦斯基私奔到意大利,安娜穿着一条白色的、轻盈的裙子。另一场则是基蒂和列文的婚礼,两人骑着自行车入场,连灯光都变成了暖色调的。
有几场改编让人印象深刻。
舞会上,列文追求基蒂,主动邀请基蒂跳舞。基蒂却多次推开列文,走向渥伦斯基。然而渥伦斯基心心念念的是在火车站月台初见的安娜。等到安娜出现时,渥伦斯基便再也看不到别人,基蒂更是对安娜嫉妒不已。多重的单向关系,借助着舞者的肢体动作和表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回到了彼得斯堡,在另一场沙龙上,安娜与渥伦斯基重逢。安娜身着大红色裙子,鲜艳而热烈,两人在沙龙上共舞,甚至在沙龙结束之后继续幽会。双人舞中,安娜旋转的裙摆传达的是爱的炽烈和奋不顾身。剧中也体现了安娜与渥伦斯基的性爱场景,但比起古典芭蕾中的暗示,Spuck选择了更直接的表达方式。
上半场的最后一幕,安娜、卡列宁和渥伦斯基的三人舞简直是我的最爱。三人关系错综复杂,爱情纠缠难解,安娜的虚弱,渥伦斯基的执着,卡列宁的愤怒和纠结,都在这一段舞蹈中一一展现。没看过原著的我,看完这一段真的是尤其心疼卡列宁。
其他亮点还包括列文逃到村庄后,农民们一起收割庄稼,群舞们都赤裸上半身展露美好的肉体;火车的意向贯穿全场;投影到白布上的黑白影像片段也加重了年代感……
但是,要把这么多内容塞进一个两小时的芭蕾舞剧里,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由于涉及三条线,而三条线之间的联系并不那么紧密,该剧整体而言缺乏一定的连贯性。每一小节更像是强行粘合在一起的,中间没有过渡。此外,为了打造整体厚重阴郁的色调,舞者们多穿深色服装,有时候甚至很难区分。
总体而言,瑕不掩瑜。希望有机会可以二刷!